首页

艾丝女主视频

时间:2025-05-26 09:54:02 作者: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 浏览量:98667

  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

  抗旱保灌的同时,全力防御“龙舟水”

数据来源:水利部   制图:张丹峰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春灌已近尾声,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近4亿亩;5320余处大中型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为保障夏粮丰收提供了支撑。今年冬小麦主产区受旱较严重的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份386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2713万亩,灌水量超30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1%,江河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特别是西南地区去冬以来、北方冬小麦主产区3月以来,降雨持续偏少,叠加高温大风天气,土壤失墒加快,耕地受旱较常年同期略偏重。

  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旱情形势,近期针对山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8省区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针对广西的应急响应已终止),派出10个工作组赴一线调研指导抗旱工作。

  科学调度保障水源。各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用水调配,确保流域内灌溉用水。针对局地旱情,今年黄河中上游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66亿立方米,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向下游补水380亿立方米,全力保障灌区和下游沿线城乡用水。

  加快完善灌排设施。去年中央投入超1000亿元实施1300多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项目。各地抢抓时机开展冬春修,加快完成灌区项目和灾毁灌排工程修复,解决渠道输水不畅、卡点堵点问题,补齐灌排体系短板,4257处重点水毁水利设施基本完成修复,春季农业生产中已发挥效益。

  坚持实施科学灌溉。建立受旱区域大中型灌区灌溉保障情况台账,指导地方逐灌区摸排冬小麦等作物所处生育期、需水量、灌区可供水量,摸排待播地缺水缺墒情况,以旬为周期滚动预测作物时令灌水需求,结合水源及预期来水情况,分析研判未来供水保障能力,提前做好水源调度。坚持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灌溉。

  在做好抗旱保灌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龙舟水”防御。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受南海季风爆发和副热带高压北抬共同影响,我国华南地区极易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集中降雨过程,易引发珠江流域性洪水,俗称“龙舟水”。

  水利部坚持预防为主,开展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监督检查,协助地方排查度汛安全隐患。4月底前已基本完成水毁设施修复,督促个别未完成修复项目加快施工进度,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6月1日起,我国南方地区将进入主汛期。水利部将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掌握洪涝干旱致灾风险,守住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5日 第 02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我国社保基金全都交给外资机构管理?谣言!

但从2021年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涉嫌在新冠疫情封控期间多次召开派对一事遭到调查后,保守党的支持率便开始持续下滑。在约翰逊下台后,特拉斯“短暂而不成功”地执掌了英国,她的“迷你预算”导致英镑跌至37年来的最低点。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下午还有1500公斤的订单要发货。近段时间,我们日均销售量在5000公斤左右,主销江浙沪地区,发往东北地区的也有一些。”邹黄河说,从2017年开始,邹氏家庭农场采用“公司+农户”“收购再销售”的合作模式,同时,他与4家快递公司商定合作协议,农场获得的发货优惠与农户共享。

郑州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最高补贴1.6万元

活动采访团由中国网融媒体报道团队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省主流网络媒体组成,实地采访一批革命遗址、重点项目、典型企业、特色城市、军垦老兵、先进模范等,通过图文原创报道、系列访谈、系列短视频、系列微博话题等全媒体传播产品,生动阐释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诞生的历史背景、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全景展现三五九旅曾经过的陕、甘、青、宁、新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个重要节点城市或重点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生动再现兵团人、兵团后代传承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建设幸福边疆的创业故事、奋斗历史和奉献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各区域的发展成就、时代风采,完成南泥湾精神与兵团精神的跨时空对话。

实拍老河口丝弦演奏:委婉曲折 雅俗共赏

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中央红军仅剩7000余人。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

郑薇:中国女篮关键时刻从未掉过链子

刘军梅:在最近30年发展中,中国迅速缩小了与传统工业强国的差距,制造业及其数字化转型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拥有多处“长板”。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体系最完整,因此更具活力;中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的5G基站约占全球的70%,5G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而快速下降的5G模组价格,将助推5G技术在制造业的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先导应用领先,中国在此方面的投入亦多于其他国家,这对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此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潜在市场规模较大:目前,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数字化投入比例为0.5%-1%,而欧美企业这一比例为3%-5%,若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投入持续提高至欧美企业的水平,结合制造业产值,中国潜在市场将会十分巨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